EN
sciencsys News────    公司新闻    ────
本来,高校购买设备,为教学与研究提供良好条件,这是应当而且必须的。但是,涉及几十万上百万资金之巨的设备购买,是要反复论证,调查设备可派什么用场、听取老师的意见、做好使用设备的详细规划的,但从厦门两所学校,花500万和1000万买来的“先进”教学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看,我们很难想象,这两所学校事先经过充分的调查、论证。对于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来说,500万相当于1000名学生一年的学费,学校如此挥金如土,真是对学生的教育质量负责吗?——依据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的道理,学校在设备上投入巨资,必然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。投入巨资的设备被闲置,其他教育环节被压缩,受害的就是学生。当然,领导们仍旧可以以这先进的设备来表明学校的办学设施一流,重视教育教学,还可在“关键时期”,启动设备一次,以供领导和来宾参观。 

    
与此同时,高校内部缺乏高效有序的管理制度,也导致一些设备,虽然对教师和学生十分有用,却使用率不高,甚至闲置。具体表现有二,一是设备管理各自为阵,没有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,设备重复购买,使用率低;二是设备维护费用、运行问题得不到落实,宁愿大家不用,也没人愿意主动承担运行费、维护费,这在高校接受捐赠的设备,以及学校购买、院系保管、公开使用的设备中,尤为突出。